四川省代理機構加速邁向專業化 從業素質明顯
2022年05月20日 09:48 來源:四川日報 【打印】
從百余家到近3000家,四川政府采購代理行業有著怎樣的特點?記者采訪了解到,我省代理機構主要集中在成都,其他市州的數量不多;頭部企業數量雖少,但年代理量可達1000-3000個項目;尾部企業雖然超過兩千家,但年代理量普遍在200個項目以內。
從中國政府采購網代理機構注冊地址來分析,四川現有代理機構2989家,其中成都約占七成,其余三成分布在我省其他市州。人員規模方面,根據《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一個代理機構須擁有不少于5名熟悉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具備編制采購文件和組織采購活動等相應能力的專職從業人員來推斷,我省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行業從業人員最少應有15000人左右。從行業整體發展情況來看,頭部企業數量較少,僅為個位數,腰部企業數量約20-30家,尾部企業占比最大。從代理規模來看,頭部企業年代理量約1000-3000個項目,腰部企業年代理量約300-1000個項目,尾部企業年代理量為200個項目以內。
代理機構數量在躍升,那么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又如何呢?記者走訪了解到,近年來我省代理機構從業人員素質在大幅提升,因為行業對專業人才需求在提高,很多公司從業人員中不僅本科生比例呈現上升趨勢,有專業職稱的從業人員也不在少數,其中,中級以上職稱從業人員數量上升明顯。為了給政府采購部門及專業機構培養專業人才,2018年,四川財經職業學院首次開設政府采購管理專業,向行業輸送“科班”出身的專業人才。
在硬件設施方面,按照《財政部關于印發的通知》《四川省財政廳關于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我省大部分代理機構的硬件設施均具備獨立辦公場所以及代理政府采購業務所必需的辦公條件,有完善的評審現場設備設施,可實現評審過程電子化、透明化、物理分離和電子監控存檔等要求。
探路專業化發展 細分優勢逐漸凸顯
在代理機構數量快速增加的同時,我省代理機構探路專業化、細分化發展的趨勢也十分明顯。四川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以專業作為核心執業要求,形成了以項目經理、團隊、數據庫“三位一體”的專業化服務體系——ISO 一體化管理體系,形成了包括各類“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管理制度”在內的180份文件,從法務專職、多級審核等內控程序上,最大程度地保證項目高效安全運轉;四川標源招標代理有限公司積極為各大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外資及各類私營企業提供采購及招投標方面的咨詢和服務,解答招投標相關問題;四川東升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以專業隊伍為基礎,率先開啟定制化服務。
同時,我省代理機構開始邁向專業化發展方向。中金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分公司建立了一個門類齊全、人數龐大的自備專家支持系統,這些專家遍布全國各地,涉及各類行業與領域,已為中金招標承接的交通、能源、機械、化工、環保、通訊等項目提供上千人次的專家服務。同步打造“專家庫”的還有成都盈合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常年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的政策專家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并對公司的制度和文件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議;四川建招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則匯集了上千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評審專家,可為項目需求的合理性、采購方式、評審方法和評審標準進行論證……
除依靠專家團隊進行技術支撐外,培養“自己人”也是代理機構快速提升能力素養的有效之舉。四川軒轅招標代理有限公司憑借精通招投標業務的復合型人才的精英團隊,多次在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入圍比選當中名列第一;四川匯合源招投標代理有限公司,憑借管理層人均具有10年以上政府采購代理工作經驗的口碑,迅速獲得采購人與行業的肯定;四川成與誠招標代理有限公司的招標采購項目經理團隊匯集了評審專家、招標師、招采人員、經濟師、工程師、建造師等專業人才,中級職稱率達100%;四川標準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堅持采取員工自學、采購專家現場授課、網上培訓、參加采購主管部門業務培訓等多種方式,形成并提升公司人才優勢。
此外,四川聯投招標代理有限公司運用“互聯網+招標采購”模式推進服務升級轉型;四川中澤盛世招標代理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適宜招標工作特點的網絡管理系統……
行業需強化監管 呼吁規避低價競爭
“縱觀全國政府采購代理行業,四川代理機構數量靠前,與我省營商環境良好也息息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政府采購行業不斷涌現出“新鮮血液”,但并未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后來者也能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從一個側面證明我省政采領域開放、包容、公平競爭的良性環境。
但眾多“新手”上路,讓采購人在選擇代理機構時有了更多的“選擇”。但與此同時,政采代理行業的競爭也在加劇,對行業監管提出了新要求。四川某代理機構負責人認為,隨著政采代理機構和人員的激增,需進一步強化行業監管,推進政府采購標準化和信息化,加大違法失信懲戒力度。
據了解,今年一些代理機構的業務量與往年相比下滑了30%-40%,其利潤也在同步下降,一個原因是目前代理行業沒有合理的收費標準,業內默認的是以2002年發布的《招標代理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收費標準作為參考。“目前該標準出臺已過去20年,且該辦法也已廢止,希望有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水平的新標準出臺。”成都某代理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競爭加劇,項目代理費在老辦法的基礎上往往還要下浮20%-30%,甚至更多,令公司失去合理利潤,因而就難以維系,“希望本行業能夠建立起以專業服務取勝的規則,期望行業收費標準能與時俱進,從而規避低價無序競爭。”(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梓溶)
相關文章
- 四川吹響政采提質增效“沖鋒號”2022-04-01
- 四川通報政采違法違規典型案例2022-03-01
- 四川印發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 6類事項不得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2022-01-28
- 四川省財政廳關于政府采購違法典型案例的通報2022-01-18
- 四川榮縣:以“兩化創建”為抓手,力促公共資源交易提質增效2022-01-07